临终前还不忘工作的林俊德院士:宁可透支生命,绝不拖欠使命
临终前还不忘工作的林俊德院士:宁可透支生命,绝不拖欠使命
2019年的中国,正沉浸在痛失26位院士的悲伤中时,一些早年离开的杰出院士也逐渐又进入了大众的视野,众人都在为他们惋惜,却更多的是对他们的精神的钦佩与铭记。
当初因为那段在病床上工作的视频,林俊德院士才为人知晓。
林俊德院士是福建永春人,毕业于浙江大学机械系,在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林俊德一生都在从事核试验,从1964年到1996,从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中国进行的最后一次地下核试验,都有他的付出。
另外,他还连连攻克难关,推进了中国核试验的发展进程。他把冲击波测量技术成功应用到常规兵验中,并解决了国际上大面积立靶自动检测的难题,后又经过不懈的努力,为中国参与国际禁核试核查赢得了重要发言权。
当选为院士后,他又主动揽下某重大国防科研实验装备的研制任务,他带领攻关小组连续攻克多重技术等难关,不负众望研制了适合各种实验要求的系列重要装备,这无疑是我国关键技术的一项重大突破。
林俊德院士一生没有停下过工作,就在生命几近垂危之际,他还不顾家人与医生的反对,坚持将办公桌搬到了病房里,打开电脑,继续工作。
因为电脑上有很多涉及国家核心利益的技术文件,防止泄密,它们被他藏在数几万个文件夹中。当然电脑上还有他的学生的毕业论文,他生怕耽误孩子们的毕业,就算是只剩最后一口气,他也要将尽力自己的任务全部做完。
“c盘,c盘已经处理完了。剩下,剩下还有d盘……”
2012年5月31日上午10点,在病床前已经卖力工作了2个多小时的他,双手颤抖,声音也已经不想往常一样有力量。
他抬头看着身边伺候他的女儿说完这句话,手就颤抖得握不住鼠标了,连眼睛都要看不清东西了,他好几次问眼镜在哪里,可是他不知道,眼镜一直在他眼睛上戴着呢。
周围的人感动不已,捂着自己的嘴巴,生怕让他听见哭声,医生与家人都劝他躺下休息,可是他却说,“我不能躺下,躺下了,就起不来了! ”
就这样,他又强撑着工作了两个小时,终于再也支撑不住,这才被人搀扶到了病床。
他的学生纷纷从外地赶到医院,来看望林俊德院士。不省人事的林俊德院士的手指却动了一下。他的学生轻轻地牵起来他的手,颤颤巍巍地贴在自己脸上,动容地说,“您就像父亲一样摸摸我的头吧!”
2012年5月31日20时15分,林俊德院士,这位让罗布泊发出45次巨大轰鸣的科学家,这位坚守在罗布泊52年,隐姓埋名70年投身中国核试验的中国爆炸力学与核试验工程领域著名专家,永远地闭上了眼睛,享年74岁。
2013年2月19日,国家和人民一同含泪将“2012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荣誉称号颁给了他。2013年9月26日,人民和国家将他评为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中的全国敬业奉献模范。
现在,他又重新被祖国和人民提及,所有为国家做过贡献的人,都值得我们铭记,我们也不会忘记。
谨以此文,致敬国之脊梁,致敬所有“宁可透支生命,绝不拖欠使命”为祖国贡献的院士,感谢你们让祖国强大,让人民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