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趣网

​四川神童曹原:3年读完初高中,14岁669分考入中科大,现状如何?

点击: 来源:迪趣网
摘要:四川神童曹原:3年读完初高中,14岁669分考入中科大,现状如何? 2007年9月,11岁的四川男孩曹原进入了耀华实验学校超常班,此后,他仅仅花了3年时间,就将剩下的小学、初中、高中

四川神童曹原:3年读完初高中,14岁669分考入中科大,现状如何?

2007年9月,11岁的四川男孩曹原进入了耀华实验学校超常班,此后,他仅仅花了3年时间,就将剩下的小学、初中、高中的所有课程内容全部学完。2010年6月,14岁的曹原走进了高考的考场,最终,取得了669分的优异成绩。接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少年班向他递来了橄榄枝。之后,曹原就成了中科大“严济慈物理学英才班”的一员。如今距他参加高考已经过去12年了,他又在做什么呢?本期最人物纪就带大家走进曹原的成长历程。

曹原

出生成都 移居深圳

1996年,曹原出生于四川成都,父母都是普通的上班族,作为家中的独生子,曹原自小就被父母寄予厚望。曹原也没有辜负父母的厚望,年纪小小就展现出惊人的钻研天赋。

仅有两岁的他,时常抱着电子产品不撒手,他可以快速将电子产品的所有零件拆解,也可以在短暂的几分钟里,将它们重新组装。即使是一个小小的电子元件,他也能研究半天。

1999年,曹原的父母为了孩子的长远发展,他们一家人去了深圳。深圳教育资源丰富,科技发达,这样的优越条件也为曹原的天赋展现提供了一定的助力。

宝安区科技馆

父母也知道曹原对科技的兴趣,所以,他们只要有时间,就带曹原去宝安区的科技馆。这样的科普教育圣地,也成了曹原最钟爱的地方。

钻研天赋 钟爱实验

就这样,曹原长大了,也到了上学的年纪,父母将他送进了景秀小学。曹原刚刚过上集体生活,就在班级崭露头角。

成绩优异,好奇心强,常常问一些稀奇古怪的科学问题,就连老师也招架不住。这就是校园里的曹原。为了满足儿子的好奇心,父母为他买了很多科技类的课外书。但是一段时间后,曹原向父母提出了新的请求:他想拥有一个实验室。

看到儿子一脸认真,曹原的父母同意了,之后,他们将家里放杂物的一个小房间腾出来,然后又按曹原的要求采购了一批实验器材。

硝酸

所以,曹原在家的时候,不仅会看课外书,还会做实验。有时候,为了实验,饭都忘记吃。在此期间,他可以独立完成硝酸实验,也能使用电子零件组装出一个新的东西。

不过,做实验也会有意外产生,一次,曹原的手指被液体灼烧。手指很痛,他却咬着牙,将实验做完,父母看到有些不忍心,但是看着儿子一脸兴致勃勃,他们只能默默地支持。

时光飞逝,曹原的天赋并没有消逝,反而经过时间的淬炼,显得更加夺目。为此,他的父母决定为曹原寻求更好的教育平台。恰巧这个时候,耀华实验学校注意到了曹原的惊人天赋。

耀华实验学校

2007年9月,11岁的曹原进入了耀华实验学校超常班,为了培养曹原,学校将校长办公室腾出来,为他和其他两位同学,重新组了一个新的班级。

只有3个学生,却有6名教师教学,并且他们还是学校里资历最老、经验最足的优秀教师。不仅如此,他们还为曹原3人订制了适合他们个人能力和差异性发展的教学计划。

此时的曹原

曹原本就智力超常,再加上学校的有意培养,他的学习进度就像坐了火箭一样快。仅仅花了3年时间,他就将剩下的小学、初中、高中的所有课程内容全部学完。此时,曹原的学习能力,钻研精神,都是很多大人,甚至是很多专业人士,难以企及的。

虽然学业被安排得很紧张,但曹原还没有放弃自己钟爱的实验,只要完成学校的作业,他就跑进实验室,一做就是夜里的十一二点。与此同时,曹原还在上小提琴的兴趣班。

考上中科院 美国读博

2010年6月,14岁的曹原走进了高考的考场,最终,取得了669分的优异成绩。接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的少年班向他递来了橄榄枝。之后,曹原就成了“严济慈物理学英才班”的一员。

中科大

1978年3月,中科大少年班成立。自成立以来,少年班致力发现、选拔和培养杰出的人才,所以这里人才济济,从这里走出去的,有做学术研究的顶级科学家,有投身教育的知名教授,还有活跃在海内外,各个领域的尖端人才。

可以想象在这样的氛围中,个人的压力有多大,但曹原是不同的。顶尖的教学资源,优美的教学环境,他在这里如鱼得水,而他的光辉也由此绽放得愈加明亮。

同样的科研项目,少年班的其他同学需要一年的时间才能完成,但是曹原却用一个月的时间完成,并且他能完成得更好。这样的惊人对比,就连一向严苛的丁泽军也啧啧称奇。所以,此时的曹原也有了“天才中的天才”的称号。

丁泽军

丁泽军,本科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就读,专业物理系磁学。毕业后前往日本留学,获得博士学位,1990年回国,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先后担任教授、博导。

任教期间,因为对学生严格,所以被称为“科研杀手”。就是这样一名教师,提起自己的学生—曹原,却是满脸笑意,微笑中又透露着一丝骄傲。

丁泽军之所以这么赞赏曹原,绝不只是因为曹原有天赋,学习能力强,还在于曹原不怕苦、不怕累的科研精神。他可以为一个不精确的数字,反复试验,也能为某个项目,泡在实验室里半个月。在此期间,从不抱怨,也不喊累。

牛津大学

2012年,曹原以交流生的身份,前往密歇根大学,一年后,因为表现出众,他应邀前往牛津大学做科研。即使在异国,曹原依然坚持自己的科研习惯。

两个月后,曹原又回到了中科大。与此同时,他还获得了本校的顶尖海外交流奖学金。临毕业前,曹原在磁学与磁性材料杂志和Physical Review B期刊上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发表过两篇论文,并且因为他的天才光环,也有很多的媒体想要采访他,但曹原都选择了拒绝,比起活在镜头里,他还是想要低调的做科研。

2014年,18岁的曹原从中科大毕业。因为在校表现出众,他成为了“郭沫若奖学金”的获得者。在同龄孩子刚刚结束高考的年纪,曹原踏上了麻省理工的路途,在那里,他将直接攻读博士学位。

巴勃罗·贾里洛·埃雷罗

之后,曹原在麻省理工学院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继续进行物理学研究,他的博导是西班牙物理学家巴勃罗·贾里洛·埃雷罗,研究方向—石墨烯。

曹原也跟随博导的研究方向。但他的读博道路似乎不是很顺利。在最开始的时候,曹原做了6个月的实验,但仅仅因为一个初始数据的巧合设置,让他6个月的努力在一瞬间化为乌有。

如果是一般人,可能会放弃,可能会难过。但曹原却是自我鼓励:“做实验嘛,失败很常见,多失败几次就成功了。”安慰完自己,曹原又继续投身于实验室里。或许是曹原这种不屈不挠的精神,促使他在科研的路上越走越远。

曹原和博导

实验新发现 石墨烯超导

2017年,曹原经过多次的实验,有了一个新发现,那就是:石墨烯具有超导性能。只要将两层石墨烯以特定的角度叠加在一起,这种可能性就会发生。

这个发现一经公布,嘲讽和质疑的声音接踵而来。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负面声音呢?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首先,这个发现本身就有难度。自从1911年,荷兰物理学家卡末林·昂内斯发现了超导体,但材料的超导效应无法在常温的条件下展现,所以此后的一百多年里,多少享誉世界的先辈们希望自己可以研制出,在常温环境下实现超导性能的材料。但这样的研制却成了世纪难题。

21岁的曹原

其二,还是因为曹原太年轻了。此时的曹原才21岁,同龄孩子还在上大学的年纪,他却解决了这样的世纪难题,所以,他的猜测,谁又敢信!

面对这样的声音,曹原并没有过多的解释。在他看来,毕竟言胜于行,想要证明自己的猜测,就要拿出确凿的证据,这个证据就是找到特定的叠加角度。

找到叠加角度的方式就是做实验。所以,不顾外界的声音,曹原再次做起了实验,但这不是一件易事。毕竟,这是未曾被先辈证实过的新发现。

魔角石墨烯的超导效应示意图

但曹原并没有气馁,一次次的失败,一次次推倒重来,他始终坚信自己的发现。功夫不负有心人,6个月后,在一次实验中,当曹原将两层石墨烯旋转到1.1度(魔角)的时候,奇迹发生了—石墨烯发生了超导反应。

这一刻,曹原欣喜若狂,特定角度找到了,意味着他的猜测是正确的。但欣喜过后却是冷静。因为一个定论的产生,需要多次的实验验证才能成立。

所以,他再次将角度旋转到1.1度(魔角),当看到结果的时候,他心中的石头终于落了地。他知道,自己终于成功了。当然这不仅是他自己的成功,还是全人类的成功。

《Nature》

论文狂魔 爱好广泛

2018年3月5日,曹原以石墨烯超导的发现为依据,写了两篇论文。又将论文投给了国际性的权威杂志《Nature》,拿到稿子的工作人员,当天就将稿子刊登在册。

第二天,论文刚面世,就在全球科学界引起了巨大轰动。因为,曹原提出的石墨烯超导理论,推动了世纪难题的解决进程,开创了全新的物理学领域。他的研究成果,对于能源的使用率和运输效率的提高带来了很大的助力。这样的贡献自然让人惊叹不已。

石墨烯驾驭者

之后,22岁的曹原成为了该杂志创建以来,年纪最小的第一作者。他被称为“石墨烯驾驭者”,甚至有人猜测他“或将成为最年轻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而他的研究成果也被誉为“第五大发明”,无数的顶级学者渴望从曹原的研究成果中,得到一些科研拓展。

2018年,曹原登上了福布斯中国发行的“30位30岁以下精英”科技领域榜单。12月,他成为了《Nature》发布的“2018年度科学人物”榜单中的第一位。

对于这样的天才,网友也表示曹原就是中国人的骄傲。赞誉,鲜花和掌声一股脑地涌向了曹原,但他没有骄傲,反而再次扎入了石墨烯超导的研究领域。正式开启“论文狂魔”的研究和写作生涯。

2020年的两篇《Nature》

2020年5月,曹原又连着发了两篇《Nature》,通过这两篇论文,不难看出他对魔角石墨烯又有了拓展性的研究。也是在这年,24岁的曹原顺利获得博士学位。为了科研,曹原留在了麻省理工,从事博士后的研究工作。

2021年2月,曹原在《Nature》上发表了他的第5篇论文。无数学者可望不可及的机会,却成了曹原触手可得的东西。之后,在这年的3月、4月、7月,短到7天,长到3个月,他又在《Nature》上发表了3篇论文。

第八篇《Nature》

在他发表的第8篇论文中,他又证实了三层石墨烯也能在超强的磁场环境里,表现出超导性。在此期间,曹原还发表了1篇Science。

2021年,因为曹原的研究成果贡献,他获得了凝聚态物理领域,青年物理学家的最高奖项,麦克米兰奖,这是一个极具权威性的奖项。

在学业上,曹原一直保持着科研热情,不过,他并不是一个只知道学习的书呆子。

他的天文摄影作品

在生活上,他也和普通人一样,有着自己热爱的东西,摄影、星空、小提琴,计算机。在他宿舍里的桌子上,还摆着一台天文望远镜,那是他自己组装的。与此同时,他还拍了很多摄影作品,大多都是与天文相关的。

如今,26岁的曹原还在美国的麻省理工从事博士后的研究工作,在此期间,因为曹原出色的科研能力,美国向曹原伸来了橄榄枝,他们开出的条件是:只要曹原以后永远留在美国,他们不仅可以给他高薪,还能让他加入美国国籍,享受美国的一切福利待遇。

曹原

但是,作为一名爱国青年,曹原的心中只有自己的祖国,所以,他态度坚决地拒绝了对方的邀请,并且告诉他们:“我是中国人,一辈子都是,等完成美国这边的研究工作之后,我就要回到祖国母亲的怀抱”。

身在异国,心在故国,正如孙中山先生所说:“做人最大的事情是什么?就是要知道怎样爱国”。一个心中没有国家的人,又怎能坦坦荡荡的立于天地之间,这或许就是人之根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