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趣网

​洛川老秧歌:奇姿妙态传古今

点击: 来源:迪趣网
摘要:洛川老秧歌:奇姿妙态传古今 艺术之花绽放三秦 吴春富即兴表演老秧歌 洛川老秧歌表演 说起秧歌,大多数人都不陌生,因为它是我国北方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种群众性民间舞蹈。尽管不

洛川老秧歌:奇姿妙态传古今

艺术之花绽放三秦

洛川老秧歌:奇姿妙态传古今

吴春富即兴表演老秧歌

洛川老秧歌:奇姿妙态传古今

洛川老秧歌表演

说起秧歌,大多数人都不陌生,因为它是我国北方地区广泛流传的一种群众性民间舞蹈。尽管不同地区的秧歌风格不尽相同,但也大同小异。而洛川的秧歌,不同于陕北大秧歌的传统形式,其动作风格、服饰打扮、乐队伴奏等更像是一台大戏,当地群众称之为老秧歌。

“洛川老秧歌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20世纪50年代以前,洛川老秧歌主要在乡间祖庙祭祀时演出,后来,老秧歌主要在每年春节或一些重大庆典时演出。”洛川县文化旅游广电局工会主席李锋说,“根据表演特点,洛川老秧歌分为两种流派,一种是被称为‘提裙子’的交口河镇京兆村老秧歌,另一种是被称为‘鬼拉腿’的凤栖街道南街村老秧歌。”

京兆村老秧歌表演动作主要以“摆”为主,花样繁多,演出人数不限,但每组必须是两男三女。其中一个男角身穿长袍,头戴瓜皮帽,右手执蝇甩子,左手持伞灯,在前开路,称“伞头”;另一个男角扮小丑,手持马锣,打趣逗笑,称“锣手”。三个女角均作彩旦扮相,跟在丑角身后。其中,一女子腰系白裙,双手提裙两侧,边扭边舞,称“提裙子”;另一女子一手叉腰,一手持彩扇,边走边摇,称“走扇”;还有一女子手持小镲边扭边打,称“打铰子”。每组演员表演的是大户人家赶集出游的场景,前面“伞头”演的是少爷公子,后面“提裙子”的演的是小姐,“走扇”的演的是丫鬟,敲锣打镲的为乐手。舞蹈中主要表现富家公子向小姐调情逗趣的场景。各组演员在伞头的带领下一会儿成排,一会儿成圈,队形变化有序。演出达到高潮时,一唱众和,热闹非凡。

京兆村老秧歌通过家族一代代传承下来。“我家祖祖辈辈都是表演老秧歌的‘好把式’。我5岁的时候,就跟着祖父和父亲学扭秧歌,父亲扮演‘伞头’,祖父唱秧歌。70多岁的祖父掉光了牙齿,但唱秧歌的声音特别洪亮。”提起老秧歌,64岁的吴春富非常兴奋,随手拿起家里的鸡毛掸子在院子里边唱边舞起来:“初一到十五,十五的月儿高,那春风摆动杨柳梢……”

京兆村的吴春富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洛川老秧歌代表性传承人。他说:“决不能让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失传,我已经收了50多个徒弟,每年春节都组织老秧歌表演活动。”

洛川县的另外一支老秧歌是南街村老秧歌。据了解,受20世纪30年代驻防洛川的张学良部队所扭的东北大秧歌启发,当地老艺人吸收和借鉴了东北大秧歌的伴奏乐和舞蹈特色,将洛川老秧歌的特点与东北大秧歌的动作有机结合,形成全身颤抖、扭动,双腿一进三退,俗称“鬼拉腿”的独特演出技巧。“鬼拉腿”老秧歌节奏欢快、动作优美,表演时男女成双,在锣鼓、笛子、唢呐、二胡等乐器的伴奏下,欢呼跳跃。队伍中还有几个男扮女装的丑角,手里拿着棒槌,或持彩扇、手帕,从中打诨逗趣,诙谐幽默,具有浓烈的喜剧色彩。

今年80岁的屈启环老人是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洛川老秧歌县级代表性传承人,他扭了一辈子老秧歌,对这一传统文化艺术充满了感情。“我从13岁起就跟着老人们学扭秧歌,每年农历正月,从初一一直演到十五。那时候人们不求报酬,只图热闹。”屈启环说,“现在的年轻人学老秧歌的越来越少了。”

屈启环有3个子女,只有大女儿屈明霞扭老秧歌扭得好。“受父亲的影响,我从小就会扭老秧歌。”屈明霞说,“学老秧歌并不难,传统的大秧歌是走十字步,而老秧歌的基本步法是靠大腿带动小腿往后拉,所以叫‘鬼拉腿’,和现代的迪斯科相似。”

“过了一年又一年,村村秧歌闹得欢,虽说秧歌不好看,敲锣打鼓太平年……”洛川老秧歌朴实的唱词生动地描绘了人民群众欢度春节、庆祝丰收的喜悦心情。

洛川老秧歌经过数百年的演变发展,形成了奇姿妙态的独特风格,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当地群众将这一民族文化艺术世代相传。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洛川老秧歌在活动内容和形式上有所改变,但仍保持了原始风格。

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洛川老秧歌从乡间村落逐渐登上了大舞台,多次赴延安、西安演出。洛川老秧歌也深受港、澳、台同胞及外国友人的赞赏,来洛川参观的法国友人称其为“东方古老的迪斯科”。2004年,洛川县被陕西省文化厅命名为“老秧歌之乡”;2007年,洛川老秧歌入选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18年5月,因洛川老秧歌这一特色民间文化艺术,洛川县被陕西省文化厅命名为2018—2020年度“陕西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进入新世纪以来,受现代歌舞的冲击,洛川老秧歌生存的空间日益狭小。”洛川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工作人员王维说,为了让洛川老秧歌重放异彩,洛川县积极开展老秧歌挖掘整理工作。县文化馆派文艺骨干深入基层,就老秧歌的舞蹈动作、音乐伴奏等进行专业指导,对演出团队的服装、道具全面更新,建立了一支专业人员与民间艺人共融的老秧歌表演队伍,并将老秧歌引入校园,列为艺术教育特色课程。

为了使洛川老秧歌得到广泛普及,洛川县有关部门专门修建了京兆村和南街村老秧歌广场,建立了老秧歌传习所。洛川县文化馆馆长郝红梅说:“洛川县将进一步加大洛川老秧歌的传承保护力度,加快老秧歌传承基地建设,建立老秧歌传承人队伍,通过举办两年一度的民间秧歌艺术节和老秧歌进校园活动,促进老秧歌进一步发展,让洛川老秧歌久久传承,并将其发扬光大。”

【来源:陕西传媒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