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趣网

​常见的7种导致腹泻的肠道疾病

点击: 来源:迪趣网
摘要:常见的7种导致腹泻的肠道疾病 腹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带有粘液、脓血或未消化的食物,如解液状便,每日 3 次以上,或每天粪便总量大于 200 g,其中粪便含水量大于

常见的7种导致腹泻的肠道疾病


腹泻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质稀薄,或带有粘液、脓血或未消化的食物,如解液状便,每日 3 次以上,或每天粪便总量大于 200 g,其中粪便含水量大于 80%。它是消化系统最常见的症状之一,见于多种肠道疾病,比如说肠易激综合征、肠结核、大肠癌、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等,这些疾病也是临床上容易误诊的。下面我们就来总结一下这些肠道疾病。

肠易激综合征

肠易激综合征(IBS)是一种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而无器质性病变的常见的功能性肠病。分为腹泻型、便秘型、混合型和未定型。这里主要总结的是腹泻型。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具有以下特点:

1.一般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粪便成糊状或稀水便,可带粘液,无血便或脓血便,腹痛时轻时重,大便后腹痛可减轻,伴有全身性神经症状,病程 6 个月以上且近来症状持续或反复超过 3 个月;

2.一般情况良好,无消瘦及发热,抗菌药物治疗无效;

3.辅助检查一般都为阴性:大便常规+培养+潜血阴性;X 线钡剂灌肠或结肠镜检查无阳性发现或;血尿常规、血沉正常。

但如果出现以下症状,需考虑其他疾病:

1.大便潜血试验阳性;

2.贫血;

3.体重减轻;

4.发热;

5.导致脱水的持续腹泻;

6.结肠癌家族史;

7.症状开始于 50 岁以后。

肠结核

肠结核是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肠道慢性特异性感染,近年来肠结核发病率有所增加。肠结核可分为溃疡型、增生型和混合型。

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主要是溃疡型肠结核,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大便一般为糊状,多无脓血,不伴里急后重;

2.溃疡型肠结核一般有结核毒血症状,如长期不规则低热、盗汗、消瘦、贫血、乏力等症状;

3.X 线钡剂灌肠:钡剂于病变肠段呈激惹征象,排空很快,充盈不佳,而在病变的上、下肠段钡剂则充盈良好,称为 X 线钡剂激惹征;

4.结肠镜:内镜下回盲部等处粘膜充血、水肿,溃疡形成,肠腔狭窄等,溃疡一般呈横行、浅表而不规则;

5.病理活检发现干酪性肉芽肿或干酪坏死以及抗酸杆菌可明确诊断。

大肠息肉

凡高出大肠黏膜的腔内突起均称为大肠息肉。大肠息肉分为肿瘤性息肉和非肿瘤性息肉。非肿瘤性息肉又可分为化生性、炎症性、错构性、幼年性和其他类型。大肠息肉中以腺瘤性息肉的危害性最大。

大肠息肉一般有如下临床特点:

1.大肠息肉临床症状常不明显,可有腹胀、腹泻、便秘等症状,粪质可为糊状便、大便带血、黏液便或血便等;

2.X 线钡剂灌肠显示充盈缺损;结肠镜及病理组织学活检可明确诊断。

大肠癌

大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大肠癌的患者临床上可表现为腹泻,便秘或腹泻与便秘交替。若为腹泻则大便可为糊状大便,多以血便为突出表现,或为痢疾样脓血便伴里急后重。大肠癌患者最早出现的症状是排便习惯和排便性状的改变,伴有腹痛、腹部包块等症状,同时可有乏力、贫血、低热等全身表现。结肠镜和病理活检可明确诊断。

溃疡性结肠炎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的结肠和直肠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病变局限于大肠黏膜及黏膜下层,呈连续性弥漫性分布;病变多由直肠开始,可累及全结肠甚至末段回肠。

溃疡型结肠炎一般有以下临床特点:

1.反复发作的腹泻、黏液脓血便及腹痛是其主要表现,粪质多为糊状,重者可呈稀水样大便,黏液脓血便是本病活动期的重要表现,轻者 2~4 次/日,重者 10 余次/日;

2.中重型患者可有发热以及多种营养不良的表现如消瘦、贫血、低白蛋白血症、衰弱、电解质代谢紊乱等;

3.肠外表现:包括外周关节炎、结节性红斑、反复发生的口腔溃疡、前葡萄膜炎、骶髂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坏疽性脓皮病等;

4.结肠镜下可见黏膜充血、水肿、易脆、出血及脓性分泌物,病变明显处可见弥漫性糜烂及多发浅溃疡;病理组织学活动期表现为结肠固有膜内弥漫性淋巴细胞、浆细胞、单核细胞等多种炎性细胞浸润,黏膜糜烂、溃疡以及隐窝炎及隐窝脓肿;慢性期隐窝结构紊乱、腺体萎缩变形、排列紊乱、数目减少,出现潘氏细胞等。

克罗恩病

克罗恩病是一种可发生于各段消化道的慢性炎性肉芽肿性疾病,可累及肠壁全层,多见于末端回肠和邻近结肠,呈跳跃式分布或节段性分布。

克罗恩病一般有如下临床特点:

1.以腹痛、腹泻、体重下降、腹部包块、瘘管形成和肠梗阻为特点;腹痛、腹泻和体重下降是其主要临床表现;粪质为糊状便,一般无黏液及脓血;

2.肠外表现:主要是口腔黏膜溃疡、皮肤结节性红斑、关节炎和眼病等。

3.结肠镜下可见阿弗他溃疡或纵行溃疡、裂隙状溃疡,黏膜鹅卵石样改变(铺路石样改变),肠腔狭窄、管壁僵硬等,病变之间黏膜外观正常,病变呈节段性、非对称性分布;病理活检提示非干酪性肉芽肿可明确诊断。

嗜酸性细胞性胃肠炎

嗜酸性粒细胞性胃肠炎是以消化道壁的局限性或弥漫性嗜酸性粒细胞浸润为特征的慢性疾病,30 岁左右为发病高峰,可累及整个消化道,但以胃和小肠最多见,临床上比较罕见,诊断金标准为显微镜下嗜酸性粒细胞数>20 个/Hp, 在固有层内呈弥散或多中心分布。

一般有如下临床特点:

1.临床上可表现为腹痛、腹泻、恶心、呕吐等症状,粪质可为稀便、水样便或血便;

2.进食特殊食物后出现胃肠道症状和体征,约 50% 的患者可有食物不耐受或过敏史;

3.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明显增多,一般达到 90% 以上;

4.病理组织学活检证实胃肠道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或浸润。

以上便是常见的引起腹泻的疾病,此外像小肠肿瘤、原发性肠道淋巴瘤等疾病也可以引起,但其主要是消化道出血导致的柏油样便或血便,临床上也需注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