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于山东威海文登的工程院院士、河北医科大学法医学院院长丛斌
出生于山东威海文登的工程院院士、河北医科大学法医学院院长丛斌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最新更新文章,感谢您的支持!
丛斌,1957年7月出生于山东文登人,1974年参军入伍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先后担任连队卫生员、通讯报道组组长。
1978年,丛斌考入河北医科大学医学系本科,1982年毕业并获学士学位后,留校,先后担任党委宣传部编辑、病理教研室助教。
1986年,丛斌考入西安交通大学医学部法医学专业,1989年毕业并获硕士学位,读研期间参加了全国律师资格考试,并取得律师资格。
硕士毕业后,丛斌又回到河北医科大学工作,先后担任法医学教研室助教、讲师、副教授。
1994年,丛斌赴日本信州大学医学部法医学专业,作访问学者;同时丛斌还是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民商法专业的在职硕士研究生。
1995年回国后,丛斌晋升为河北医科大学法医学教研室教授,并获得了河北医科大学病理生理学专业的博士学位。
1999年以后,丛斌先后担任河北医科大学副校长、研究生院院长、法医学院院长;2011年当选中国工程院医药卫生学部院士。
丛斌院士是我国著名的法医法学专家,长期从事病理学、法医学、分子生物学教学及科研工作。
丛斌院士率领的研究团队,在国内率先开展人类基因组DNA多态性研究和法医学应用,并取得突破性成果。
丛斌院士团队,擅长破解刑事案件中的复杂死因法医学鉴定难题,他率领的研究团队,不仅破解了刑事案件中的精液、血液、唾液、尿液混合斑检验的世界性难题;而且还研发出混合斑DNA分型技术体系及应用分析软件。
在刑事案件侦破中,所谓的混合斑检验,是指对2种或2种以上不同涉案人的生物样本,如血液、精液、唾液、尿液等,因为混合而形成的斑痕进行检测,以帮助警方确定嫌疑人是否参与犯罪,提高侦查效率。
混合斑检验的基本原理,当2种或2种以上涉案个体的生物样本混合时,它们之间的特殊性抗体或抗原-抗体反应会形成特殊的化学反应,从而产生特定的信号或标记。
刑侦专家通过对这些信号或标记的检测和分析,可以确定嫌疑人是否实施了犯罪行为。
但需要注意的是,混合斑检验的结果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样本来源、混合比例、检测方法等,因此,在进行混合斑检验时,需要严格遵守科学规范的操作流程,以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总之,丛斌是我国著名的法医法学专家,专业技术精湛,检案经验丰富,曾主持多起有国际影响的大案要案鉴定和论证,避免了错案的发生。
总结:出生于山东省威海市文登区的工程院院士丛斌,是河北医科大学法医学院院长、我国著名的刑侦检验专家。
您同意我的观点吗?欢迎您在评论区发表您的观点和看法!
每天更新两院院士;如果我说的,正是您所想的,请关注、点赞、转发、分享、收藏朱萧俊说健康!
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本文仅在今日头条首发,请勿搬运。#中国工程院院士##工程院院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