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趣网

​云南省墨江县:中国双胞胎之乡,几十万人口,却有1200多对双胞胎

点击: 来源:迪趣网
摘要:云南省墨江县:中国双胞胎之乡,几十万人口,却有1200多对双胞胎 在我国云南省有一个地方,以双胞胎数量之多而享誉中外,因此人们称之为“双胞城”。 这个小小的县城,仿佛有一

云南省墨江县:中国双胞胎之乡,几十万人口,却有1200多对双胞胎

在我国云南省有一个地方,以双胞胎数量之多而享誉中外,因此人们称之为“双胞城”。

这个小小的县城,仿佛有一种神奇的力量。

不光本地“盛产”双胞胎,更神奇的是,有外地来的夫妇,来此地短暂的待一段时间,也能生出可爱的双胞胎来。

正常情况下,备孕的夫妻在自然状态下怀上双胞胎的概率非常低,仅有1%。

这个地方究竟有什么神奇之处?为什么这个地方能让这么多人生出来双胞胎?

一、一个村里居然有这么多双胞胎,传说这一现象自古就有

云南省墨江哈尼自治县,被称为“双胞城”。

本地人口36万,双胞胎数量多达千对以上

走在墨江县县城的道路上,双胞胎随处可见——这里的妇产科医生已经对于接生双胞胎这件事司空见惯。

最令人称奇的是,墨江有一个河西村,远近闻名,被叫做“双胞村”

就因为那里的双胞胎特别多。

双胞节中的姐妹花

河西村,距离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城区有两千米。

在这里,随时都能看到两个长得一模一样的人。

步行至村口,就有可能碰到一对双胞胎。

再往村子里走上几步,可能还能碰到一对龙凤胎。

“双胞村”,果然名不虚传!

当地有一个“双胞世家”——一个家族老少五代人,居然有八对双胞胎!

这家主人姓卫,他的两个儿媳妇,居然也是双胞胎。

由于卫家的双胞胎数量最多,所以他们在当地的“双胞节”中,被评为“双胞世家”。

根据村支书金知明提供的信息,截至2013年,河西村一共有129户人家,450人,其中在村内的双胞胎有12对

通常情况下,一对夫妻怀上双胞胎的概率是1%,而河西村的双胞胎率高达5.3%

这个数据不包括外出务工、外出上学的双胞胎。

根据墨江县人民医院妇产科的资料,她们每年要接生的双胞胎确实很多。

对此,科室里的医生全都见怪不怪了。

但是,她们可以肯定,这些生育双胞胎的产妇,全都没有进行过任何人工干预。

在墨江县,哈尼族的人数占到了60%左右。

难不成,这是哈尼族特有的一种现象?

在当地,哈尼族人也确实是很能“生双胞胎”,他们孕育双胞胎的历史,非常久远。

有一个民间传说可以印证这一点。

传说,古时候哈尼族频频出现双胞胎,人们对此十分恐惧。

因为他们认为,一模一样的双生儿,必有一个是魔鬼制造的“鬼胎”。

如果有哪对夫妻生下了双胞胎,就会被村里人认定是触怒了“神灵”。

于是村民们会处理掉其中的一个孩子——活埋或者挂在树上。

这未免太过残忍!如果传说属实,那竟不知有多少家庭骨肉分离。

这明显是封建迷信——如今科学的价值观普世,这种所谓传说也就听听图一乐罢了。

但是这却能从一个侧面说明,自古以来,生活在墨江的哈尼族有着“生双胞胎”的传统。

事实上,在当地不仅仅是哈尼族人这一血统能够生下双胞胎。

当地一些生下双胞胎的父母,有的是彝族人,有的则来自汉族。

从比例上看,哈尼族的双胞胎也并不比其他民族的多。

从“民族血统”的角度上来思考这个问题,看起来行不通。

“如果你想要双胞胎的话,可以去那里看看。”

当地的村民指出了一个地点。

二、神秘的“双胞床”,神奇的双胞井

当地人都说,要想生个双胞胎,那就到“双胞床”上躺一躺。

原来,河西村有一个“宝贝”——“双胞床”。

据当地人说,它十分灵验。

它位于墨江北返回线标记园内。

“双胞床”就是一对连在一起的石床,中间有一条线把它一分为二。

这条将石床一分为二的线,就是北回归线。

在当地人看来,北回归线是一条神奇的阴阳线,因此这条被北回归线穿过的床,也就成为了阴阳结合之床。

当地的导游在介绍此处时,都会说:有很多从外地来的人,在当地住上一段时间,在石床上躺一躺,没过多久就能怀上双胞胎

北回归线是太阳垂直照射北半球的极限,是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横跨我国云南、广西、广东和台湾四省。

既然墨江县有以北回归线为主的传说,那么其他三个地方的相关故事自然也比比皆是。

关于墨江县双胞胎的传说神乎其神,是否和北回归线的穿插而过有关系呢?

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周巨民说:“从我们所知道的科学依据上讲,我们下不了这个定论。

北回归线可不仅仅是一条线那么简单,那是很大的一个范围。

从未听说过地球上其他有北回归线穿过的地方,有很多双胞胎出生。

那么,还有什么别的原因,会导致墨江县“双胞村”的存在呢?

当地的双胞胎妈妈们有两点一模一样的生活习惯。

一位年轻的母亲,抱着自己的一对双胞胎女儿,对来访的人说道:“我还喝了双胞井水,还吃了我们墨江的紫米。

原来,当地很多母亲能顺利生下双胞胎,第一是经常喝“双胞井水”,第二是经常吃当地的紫米和野菜

在当地,还有一个流传已久的说法——想要生双胞胎,就要常喝双胞井水,吃紫米。

河西村的村民,无论男女老少,平时喝的水,全部来自“双胞井”。

这神奇的“双胞井”有两口,一口叫做阳井,几步之外的另一口井叫做阴井。

在当地,很多新婚的夫妇在结婚当天,会来“双胞井”许愿。

就连很多听说了“双胞井”的外地夫妇,在听说了它的神奇之后,也会千里迢迢赶过来,专程到河西村喝口井水。

有的人甚至还会在河西村住上一阵子。

生育双胞胎,和这口井,到底有没有关联?

三、饮食结构

据品尝过井水的人说,“双胞井”的味道和矿泉水一模一样,而且回味很甘甜。

难不成,这井水有什么特殊的成分,可以帮助人更容易怀上双胞胎?

墨江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工作人员曾来过这里,对“双胞井”的井水进行取样化验。

检测结果显示,双胞井水的钙质含量非常多,其余的元素指标都在正常的饮用水范围之内。

总的来说,井水的浑浊度很低,它的成分和生活用水区别并不大。

看来,“双胞井水”能让当地妇女怀上双胞胎这样的说法,并不准确。

当地的妈妈们都说,她们生育双胞胎,还有一个秘诀。

那就是长期食用当地的紫米和野菜。

专家认为,这是一条极其重要的线索。

因为某些食物中,可能就含有植物性雌激素。

植物性雌激素,有可能增加生下双胞胎的几率。

当地人的餐桌上,有一个必不可少的食材——紫米,并且那里的紫米口感更加的软糯、粘稠。

紫米装大肠,紫米炒鸡肉,紫米饭,紫米粥紫米汽锅鸡,甚至还有紫米酒。

当地人不仅一日三餐都有紫米,哈尼人甚至还保留了一种习俗。

在新人结婚那一天,婆婆都要为儿媳做一顿“双胞餐”,预示着“多生双胞胎”的祝福。

“结婚、生小孩,还有过年,一定要吃上这种紫米的,”村支书金知明如是说。

不仅仅是紫米,当地村民还会自己炒制茶叶,平时村民们会大量饮用自产的土茶。

这种自制土茶喝起来有一股山楂的味道。

除了土茶,当地的妈妈们还会每天服用一种野菜——刺五加。

当地人爱吃的食物,有一个共同点——它们全是紫色的。

其实,当地有很多野菜,种类繁多,形态各异,都可以说是当地居民的盘中餐。

研究员周巨民对当地人的蔬菜进行了调查取样,主要有刺五加和四棱豆。

那么,墨江双胞胎的生命奇迹,和这些食物到底有没有关系呢?

检测报告显示,当地人的食物中,确实含有比较高的植物性雌激素。

尤其是墨江紫米,其中的大豆苷元,比一般的紫米要高很多。

墨江当地多双胞胎的原因,有了科学的解释。

墨江当地的妇女大量服用了这些当地的紫米、野菜、土茶,而这些食物中又含有较高的植物性雌激素。

她们体内的雌激素水平产生了变化,排卵量大大的增加,最终提高了生双胞胎的几率。

周巨民给出了自己的解释:“双胞胎发生几率高,主要是因为当地的地理环境,生物多样性和生态,三者一起导致的。

北回归线穿过墨江,形成独特的气候条件与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决定了当地的生态,使当地孕育出多样的植物,于是生态决定了当地的饮食结构。

就墨江当地的情况来看,饮食结构,就是最主要的因素,可以增加怀上双胞胎的概率。

但是“饮食结构”这个因素,对于生双胞胎能起到多大的作用,目前尚无定论。

四、结语

众所周知,名著《西游记》里有一条“子母河”。

传说中,无论男女,只要喝上一口那河水,就能很快怀上宝宝,就连罗汉之躯的唐三藏和猪八戒,都险些当了一回母亲。

显然,《西游记》里的描述是神话,现实里不可能有这么神奇的东西。

但是据考证,确实有“子母河”这样的地方,就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若羌县。

它流过古楼兰的都城,由阿尔金山的冰雪融化而成,并在阿尔金山的矿层中反复渗透,故而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可以增强动物的生殖能力。

西部的子母河,南边的双胞井,或许有它们的独到之处,只是这其中的奥秘,还需要后来者持续不断地探索。

参考资料:

重庆晨报《云南有个双胞胎之乡》

北京日报《云南墨江办双胞胎节》

中国新闻网《近千双胞胎齐聚云南墨江县城》

中国日报云南记者站《中外双胞胎“五一”齐聚云南墨江》

人民网_《双倍的快落!云南这个小县城有1200多对双胞胎》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