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位中顾委常委,副国级,101岁去世,终生遗憾未报祖母恩
最后一位中顾委常委,副国级,101岁去世,终生遗憾未报祖母恩
2015年7月31日23时58分,我国科技和财经战线的杰出领导人,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常委张劲夫,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101岁。随着他的离世,在1982年党的十二大会上设立的中顾委所有成员都全部作古。
中顾委是党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为解决中央领导机构新老交替而设立的一个特殊机构。
进入八十年代后,党的干部队出现了严重老化的问题。为了实现干部队伍年轻化,顺利完成新老干部交替,在党的十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中央决定成立中央顾问委员会,将一些曾经担任过重要职位的老同志放进这个机构,开创了新老干部交替与合作的进程。
中顾委是为了解决在特定时期出现的中央领导新老替换从而设立的一个特别的机构,因此存在的时间并不长,只存在了十年的时间。所以能进入这个机构的老同志人数也不多。而随着时间的流逝,这些老同志纷纷离世。而最后一位离开我们的,就是张劲夫。
一、
张劲夫原名张世德,1914年出生于安徽肥东一个农民家庭。因为属虎,祖母便给他起了个乳名叫做“虎仔”。
张家是一个大家庭,一家人都很勤劳。张家的女性除了和男人一样种田之外,几乎人人都从事纺织,以补贴生活的不足。
张劲夫的祖母是一位对人和善的老太太,又会说故事,所以每天夜晚,张劲夫的婶婶、姑姑们都会将纺车搬到堂屋里,和老太太一起纺纱。每到这个时候,张劲夫总是找一个小凳子,坐在祖母的身边,偎依着祖母,一边看着祖母纺纱,一边听祖母讲故事,直到很晚都舍不得去睡觉。
张劲夫曾经满怀深情地回忆过这段难忘的童年时光:那时,堂屋的香案上点着一盏植物油灯,只有两三根灯草,灯光不亮,一闪一闪的。堂屋中纺纱车在有节奏地“呜呜”响着,随着祖母手臂舒缓地扬起落下,成堆的棉条在一根根地消失,而那纱穗却在悄悄地长粗变胖。祖母的许多故事,世故经便在这悠扬的纺车声中一串串也吐出来了。
张劲夫最喜欢听祖母讲的家乡的名人包拯审案的故事,《乌盘记》中那会鸣冤诉苦的乌盘,愿替冤屈者鸣不平的好人张别古,狠毒的坏人赵大,都让幼小的张劲夫懂得了人世间还有许多的不平事。
在说故事的同时,祖母也时不时会用故事里的道理来教幼年张劲夫。比如 “不听老人言,吃苦在眼前”、 “只有大意吃亏,没有小心上当”、 ”忍人让人,切莫害人”等等。祖母的这些教诲,也深深地影响了张劲夫。
上世纪二十年代的农村 ,老百姓大多都是靠天吃饭,日子过得并不富裕。碰到好的年景,能够吃上两稀一干,如果遇到灾荒年头,日子可就难熬了。
二、
尽管日子艰难,可祖母还是很疼爱她的“虎仔”。农闲的时候,张家的大人每天都是吃着加有山芋或者南瓜的稀饭,可祖母总是在做饭时,为“虎仔”留上一碗白米饭。就算是年成不好,一家人经常吃玉米加豆子和野菜的糊糊,祖母都会设法从糊糊里弄出一点玉米多留给张劲夫。
每到逢年过节,张家买来一点肉,祖母也会留下一块,用盐腌一下,在平日里煮饭时在饭头上放上一块,留给“虎仔”吃。这种做法做出来的肉不仅好吃,下面的米饭也带有肉的香味,非常好吃。家里的一个嫂子对此有些看法,但因为祖母是家中的绝对权威,也只能眼睁睁地看着。
农忙的时候,张家也会请人帮忙做活。每到这时,祖母都会做四到五个菜,其中一盘鱼、一盘肉是不能少的,再加上几个炒菜,通常是用韭菜或大蒜加上豆腐干子或千张做一碟菜,乡下俗称“小炒”,或者用芫荽或菠菜用开水烫后,切细加上香干、炒熟的花生米拌和,淋上香油。
因为菜不多,除了父亲和叔叔,张家其他人是不能上桌陪客的。可掌厨的祖母每次在做菜时,总是要设法分出一点小炒给他的宝贝“虎仔”吃。张劲夫曾在回忆祖母的文章中写道:“对于祖母做的这些菜,一直诱惑我一辈子,使我觉得天下最好吃的菜,就是祖母做的这些菜”。
祖母对张劲夫的关爱远不止在吃上。寒冷的冬天里,祖母将家里仅有的一个铜脚炉塞到张劲夫的脚下给他暖脚;炎夏的夜晚,祖母用一个大巴蕉扇给张劲夫扇风,让他能够安宁入睡。因此儿时的张劲夫和祖母的感情十分深厚。
有一次张劲夫起床晚了,当天祖母去看一个亲戚没告诉张劲夫。张劲夫醒来不见了祖母,顿时哭闹起来,谁劝也不听,一直叫着要去找祖母,哭闹个不停。祖母回来得知后,紧紧搂着张劲夫,并和张劲夫拉勾说,以后不管到哪里,一定都会带着“虎仔”,张劲夫这才止住哭声。
虽然家境并不富裕,但祖母却懂得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在她的支持下,张劲夫有幸成为了家乡唯一能够进入学堂念书的孩子,命运也由此改变。
三、
1930年,张劲夫考入陶行知创办的南京晓庄学校,很快便加入了这所学校里由进步教师和学生组成的“山海工学团”。
在“山海工学团”工作的几年中,张劲夫接触到了马克思主义,并于1935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逐步成为了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
抗日战争爆发后,上海成为了抗日的前线。张劲夫受党组织的委派,带领一支战地服务团深入基层,宣传反抗外敌的决心。
在那段艰难的日子里,他亲眼目睹了战火下民众的痛苦,同时也发现了一个令人揪心的问题。驻守上海的我军虽然斗志昂扬,却因不熟悉地形而频频受挫。于是张劲夫向党组织提出:通过更深入的宣传教育,鼓励更多的民众参与到抗战中来,为军队提供方向、物资,甚至当起战地向导。
在张劲夫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人民站在了军队的身边,共同为国家的前途而战斗。
由于敌人过于强大,上海还是沦陷了。张劲夫只得率战地服务团转入地下。这时他又收到老家寄来的书信,得知祖母身体十分不好,而且已经双目失明,估计在世的日子不会太久了。因此老人家特别想见一见他的“虎仔”。
自从考入陶行知创办的南京晓庄学校后,张劲夫已经十几年没有回家了。收到家信后,张劲夫忍不住流下了眼泪,他又何尝不想回家去看看那么疼爱自己的奶奶呢?
虽然很想回家,但张劲夫身为上海战地服务团的负责人,身上担负着宣传发动人民群众抗日的重任,哪里抽得出时间呢?想来想去,他只得让妻子代替自己回老家看望年迈的祖母。
听到虎仔的妻子回来看自己,双目失明的祖母颤颤巍巍地从床上起身,伸出手,将孙媳妇从头到脚摸了一遍,边摸边哭道:“我见不到虎仔,可我摸到虎仔媳妇,这就够了,我知足了。”
几天后,老祖母带着欣慰的笑容离开了人世。
得知祖母去世的消息,张劲夫大哭了一场。而没有回来见祖母最后一面,也成了张劲夫一辈子的遗憾。
想起小的时候,在祖母身边的那些时光,张劲夫的泪水就止不住的流。但他相信祖母一定不会怪自己,因为她的孙子在做的是保家卫国的大事,祖母一定会理解自己,原谅自己的。
对祖母的思念,贯穿了张劲夫的一生。在他80周岁的生日那天,时他提笔写下了《祖母的爱心》一文。在这篇文章的结尾他写下了这样一段话:“我已经八十了,但我在祖母面前,永远是一个小孩子,我思念那些夜晚坐在祖母身边陪祖母纺纱的时候,除希望在梦中见到祖母外,还想要在九泉下相聚”。
1990年,张劲夫在最后一次回到故乡时,躺在祖屋的床上,他又梦见了自己的祖母。第二天早上,张劲夫提笔赋了一首诗:“深夜神思忆儿时,阴云棘地雨如丝。慈心呵护年继岁,暖我弱躯哺我饥。”
四、
祖母去世后,张劲夫化悲痛为力量,将整个生命投入到了革命事业中。
1942年,张劲夫被组织上任命为新四军第二师四旅政治委员,率部在淮南地区开展敌后抗日游击战争。解放战争时期,他又先后任中共鲁南第二地委书记,参加了解放战争的多次战役。
新中国成立后,张劲夫历任浙江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国务院地方工业部副部长。1956年又出任中国科学院党组书记、副院长,成为郭沫若院长的助手,主持全院的日常工作。
1957年10月4日,苏联把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送上天后,分管科技的聂荣臻找到张劲夫和竺可桢、钱学森、赵九章等人,要求中科院开展中国的卫星研究工作。
1957年10月底,在张劲夫的统筹下,中国科学院成立了人造卫星光学观测组和射电观测组,接下来又先后在北京、南京、上海、昆明等地设立了12处观测站,争取用几年时间,将我国的卫星发射上天。为了保密,这一任务代号“581任务”。
1958年5月,张劲夫代表中科学院,制定了我国卫星三步走的规划:第一步发射探空火箭,第二步发射小卫星,第三步发射大卫星。任务的分工是:火箭以五院为主,探空头和卫星及观测工作以科学院为主,相互配合。争取三年内实现我国第一颗卫星上天。
为实现规划任务,张劲夫与钱学森、赵九章、卫一清等专家没日没夜地工作, 在两个月内完成了运载火箭结构的初步设计,并搞出了载有多种高空环境探测仪器及动物舱的两种探空火箭头部模型。
卫星技术是尖端技术,张劲夫知道自己不是科学家,所以他能做的就是大力聚集和培养人才,以及积极争取外援。
为了得到技术工人,张劲夫通过努力,调配来了8000名年轻的复员技术兵。这些技术兵经过培训,很快掌握了相关的技术,连钱学森都夸奖这批技术兵有“金手艺”。
光靠这些技术兵还远远不够。1958年,张劲夫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中科院采取“全院办校,所系结合”的方针,创办一所以新兴学科为主的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很快,中央便批准了张劲夫的这个计划。但由于时间紧迫,一时间找不到合适的建校地点。张劲夫找到时任中央办公厅主任的杨尚昆请求支持,在杨尚昆的帮助下,终于确定以北京玉泉路一处军产作为中科大学的建校校址。中科大开学那天,站在校门口迎接第一批新生的张劲夫,看到一个个年轻学子背着被褥来到玉泉路报到,心里无比的高兴。
五、
1958年11月,张劲夫在八届六中全会上,向中央汇报了研制人造卫星的意见和计划,得到会议的赞同。北京火箭发动机试车基地、力学所的风洞、上海机电设计院的火箭、北京581厂的遥控仪器、109厂的半导体元件研究设施,先后都建立起来了。
当时正是我国三年经济困难时期,张劲夫大胆提出“大腿变小腿,卫星变探空”的工作方针,决定调整机构、停止研制大型运载火箭和人造卫星,把工作重点转向研制探空火箭上来。先从研制探空火箭开路,开展高空探测活动;同时开展人造卫星有关单项技术研究,以及测量、试验设备的研制,为发展中国航天器技术和地面测控技术作准备。
在以张劲夫为首的科学院党组的统一领导下,经过几年坚持不懈的努力,科技人员克服了种种困难,许多科技工作者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营养不良,身体浮肿仍忘我工作,出色地实现了集中力量研制探空火箭,积累了组织计划、实验条件建设、分系统协调、质量分析、调度指挥等人造卫星科技工程的宝贵经验。
1965年10月,中国科学院在北京主持召开了中国第一颗地球卫星总体方案论证会。主持这次会议的张劲夫指出,开始为“东方红”卫星上天做最后的冲刺。
送我国的卫星上天,是广大科技人员多年的热切期望,接到任务的科技人员个个兴奋不已。在大家的密切配合下,1970年4月24日,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终于成功地飞上了天。张劲夫和所有 参加卫星研制任务的同志一样,激动得像个孩子似的跳了起来。
张劲夫一生为国家做出了突出的贡献,虽然在祖母年迈之时,他不能侍奉在侧,但相信祖母在九泉之下,一定会为她的“虎仔”感到骄傲的。
参考资料:
《人民日报》:《我国第一颗人造卫星是怎样上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