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趣网

​古才子逸闻|堂堂大清陆军总司令,竟被一帮摘棉花的大妈吓跑

点击: 来源:迪趣网
摘要:古才子逸闻|堂堂大清陆军总司令,竟被一帮摘棉花的大妈吓跑 辛亥革命之所以能够成功,主功当然应当记在那些为之抛头颅洒热血的义士身上。让人有些匪夷所思的是,有个大清的铁

古才子逸闻|堂堂大清陆军总司令,竟被一帮摘棉花的大妈吓跑

辛亥革命之所以能够成功,主功当然应当记在那些为之抛头颅洒热血的义士身上。让人有些匪夷所思的是,有个大清的铁杆拥趸,也以一种比较另类的方式,为加快辛亥革命胜利的进程、并且使之成为中国历史上流血最少的成功革命,做出了另类的“贡献”。这个人,名字叫做荫昌。

荫昌,满洲正白旗人氏。辛亥革命爆发时,他官居大清政府陆军总司令(陆军大臣)之要职。荫昌是个玩家子,琴棋书画、花鸟虫鱼、吹拉弹唱,无所不爱、无所不玩。社会上流行什么,他就玩什么,并且一玩就灵、一玩就精。或者可以这么说,荫昌算是个多才多艺的才子。

尽管留洋学过军事,也挺有才,但是玩什么都擅长的荫昌,却就是不擅长玩打仗。武昌起义爆发以后,有点乱了手脚,又没把发动武昌起义的那帮新兵蛋子太当回事的清政府,就委派荫昌率部前去灭火。

对于这样的安排,荫昌心里是一百个不情愿。接到任命之后,他对摄政王载沣说:“我这个陆军大臣,其实就是个光杆司令,手里连一个兵都没有,你让我拿什么去打?是用拳头去打呀,还是用脚去踢?”载沣就说,这个好办,没有兵可以给你调,让你带着本朝最精锐的北洋兵去打,不就结了。

事已至此,荫昌即使再不情愿,也只能是硬着头皮走马上任了。荫昌的出征仪式,很有些别出心裁,也很搞笑。他足蹬高筒军靴,身穿长袍马褂,嘴里有板有眼地唱着京剧《战太平》,迈着四方台步,摇头晃脑地登上了开往武昌的火车。这种范儿的陆军总司令兼前敌总指挥,见过没?

荫昌乘坐的火车,是被他当做战时指挥部使用的。车上不仅有机枪火炮、重兵护卫,还在车头车尾各挂了一个机车头。这样的架势,明眼人一看就明白:战事顺利的时候,方便前进。危险来临的时候,方便逃跑。

出发之后,荫昌一路磨蹭,走到离武昌还挺远的信阳,就不肯再往前走了。其间还闹出过这样的笑话:某天,火车前方突然出现了一群人。荫昌以为那是敌军的伏兵,吓得赶紧命令火车后退。跑出去好远以后,不见有啥动静。一个胆子大些的参谋官,自告奋勇前去探查个究竟。过了好一阵子,那人气喘吁吁地跑回来说,报告司令官,警报可以解除,那只是一群下地摘棉花的老娘们儿。

荫昌就这么磨磨蹭蹭,足足耽搁了十几天。这样一来,对于灭火者来说最为宝贵的东西——时间,就白白地流失掉了。在这段时间里,武昌起义的星星之火,不可遏止地燃成了燎原之势。

有人说,荫昌之所以迟迟不敢有所动作,是因为胆小怕死。这话没错,但荫昌性格中也有值得称道的一面,那就是他比较温和,不那么嗜血好杀。如果荫昌很残暴、不怕流别人的血染红自己的顶子,他大可以不必亲临一线拼杀,只要下死命令让手下部队猛打猛冲就完了。如果是这样,在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北洋兵面前,发动武昌起义的那些新兵蛋子,能不能顶得住、能顶多长时间,都得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假如载沣不是委派荫昌前去灭火,而选择的是袁世凯、良弼那样的狠角色,结果又会怎样呢?只怕是辛亥革命要想取得成功,恐怕会延后很长时间,并且会付出更多鲜血的代价,老百姓也会更遭殃。因而,对于大清政府来说,选择荫昌做前敌总指挥,很是无厘头。而对于革命党来说,遇到荫昌这样的敌手,则是一件天大的幸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