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德军列车炮
二战德军列车炮
超大口径火炮和铁路的结合,产生了最令人敬畏的陆战武器列车炮。在攻击坚固防御工事和各种要塞方面有着不错的效果二战中德军十分热衷列车炮的研制,在各项性能上一直保持着优势。共装备有150毫米、170毫米、210毫米、240毫米、280毫米等各种口径列车炮。其中,最著名的是K5(E)列车炮和“多拉”列车炮。
K5(E)列车炮是二战中德军装备数量最多的列车炮。该炮战斗全重达到218吨,全长31.1米,实际口径为283毫米,身管长21.5米(76倍☐径),弹丸255千克,最大射程59~62千米,射速8~15发/小时,炮管寿命240~550发,最大仰角达到+50°,使用“弗格勒”转台时可以获得360°射界。主要战绩:在1943年意大利安齐奥登陆战中重创盟军,名声大振,因而盟军士兵又将K5(E)称为“安齐奥·安妮”或“安齐奥特快”。
“多拉”列车炮是二战中口径最大的列车炮。该炮战斗全重达到1350吨,全长43米,实际口径为800毫米,身管长32.5米(40倍☐径),弹丸4800千克,初速高达1120米/秒,最大射程38~47千米,射速3发/小时,炮管寿命100发。主要战绩:1942年6月7日参加了对苏联塞瓦斯托波尔的炮击,5天内摧毁了7个坚固防御工事和1个大型地下弹药库。
但列车炮太庞大、太复杂,所以不适合大量装备。再加上它生不逢时,所以很快被轰炸机、远程导弹等新生力量所代替,退出历史舞台。
题外话,如果俄乌战争中俄罗斯有“多拉”大炮,什么地下工事,都一炮而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