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臧克家的诗歌《老马》
品读臧克家的诗歌《老马》
“总得让大车装个够,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它把头沉重地垂下!”
此诗是诗人早起的作品,写于1932年4月,正是“九一八”事变半年多一点的时间。诗人笔下的老马,继承了杜甫《瘦马行》及李纲《病牛》等咏物诗的传统,借物抒情,对负荷沉重的中国农民,表示深刻的同情。
如果联系三十年代初期的历史背景,把《老马》的主题推而广之,实际也是古老的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忍受苦难的象征。
中国是具有四千年悠久历史的农业国家,百分之八十是农业人口。老马拉大车是北方农村常见的景象。诗人捕捉这一常见的农村风光,用以象征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历史负荷和苦难历程,引人思考和关注。
第一节的头两行,写剥削者的唯利是图,贪得无厌。他们摸透了“老马”“横竖不说一句话”的性格,不把大车“装个够”,是决不罢休的。“总得”一词的感情色彩流露出剥削者贪婪、冷酷、凶恶的精神面貌。
三、四两行写老马由于忍受“往肉里扣”的压力,垂下了沉重的脑袋。但这不是麻木不仁,而是把仇恨记在心中。
全诗一共八行,除了第一行写“主子”的内心世界外,其他七行都是写老马:第二行写老马默不吭声、逆来顺受的性格;第三、四两行写老马的感受和形象;第五、六行写老马的内心活动;第七、八两行写老马在鞭影威胁下的表情和形象。
高尔基说:形象大于思想。臧克家的《老马》原是实有所指的。但是,其形象却大于诗人的原始构想。正是在这一点上,诗为读者开拓了十分广阔的想象空间,给予读者以美的享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