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趣网

​中国传统的“五服制度”究竟是什么样的?

点击: 来源:迪趣网
摘要:中国传统的“五服制度”究竟是什么样的? 今天我们接着学习《礼记》, 在昨天的内容中我们知道了“四书五经”的由来和真正的古代婚礼应该是什么样的。 今天我们重点讨论另外一

中国传统的“五服制度”究竟是什么样的?

今天我们接着学习《礼记》,在昨天的内容中我们知道了“四书五经”的由来和真正的古代婚礼应该是什么样的。

今天我们重点讨论另外一个话题:五服制度。

一场大案

在我们熟悉的三国历史中有一场惊天大案,我们解读它会发现两个问题:第一、五服制度是什么?第二、中国古代的女权到底是什么样的?

话说在曹魏末年,毌丘俭谋反失败。谋反是属于十恶不赦的大罪,整个家族都会受到牵连,毌丘俭的儿子肯定该杀,那么儿媳妇和已经出嫁的女儿要不要一起杀掉呢?整个事件很简单,看似证据确凿,天理昭昭,但是问题就集中在儿媳妇和出嫁的女儿到底该不该死的问题上。

在案子的审理过程中,当朝法官打了一份详细的报告,这份报告很重要,所以《晋书·刑法志》全文照录,核心要点有三个:

第一、女人尊崇的规范是“三从”,在家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

第二、女人出嫁之后,回家奔丧要降低服制,表示她是的社会关系是夫家的人;

第三、不能太欺负女人,女人的社会关系很尴尬,如果不弄清楚五服关系,那么出嫁的女人就要承担娘家和婆家的双重风险,无论是娘家犯罪,还是婆家犯罪都要受到牵连,这样就太欺负女人了。

五服制度

“三从”关系的核心在于女人无论在哪里,她都是属于从属关系,也就是“天无二日,民无二主”的体现,无论哪一级关系,只能从属其中一个。在家时候从属父亲,出嫁了从属丈夫,丈夫死后从属儿子。

【国苑】正版 礼记(2册装)原文原著全注全译文白对照珍藏版

¥49

购买

这个问题的关键是女人不能同时从属父亲、丈夫和儿子。有了这层逻辑,我们就可以很好地应对现在婚姻里的一个刁钻问题:妈妈和老婆同时落水,应该先救谁?在五服制度下,肯定是先救妈妈。但如果是父亲和老公同时落水,女人的选择只能是丈夫。

这种观念在春秋战国时期是通过五服制度得以加强的,说白了也就是丧礼。

人死之后,亲属要服丧。服丧的级别共有五种,所以叫做五服制度。根据和死者的亲缘关系远近分别为:斩衰(cuī)三年、齐衰(zīcuī)一年,大功九个月,小功五个月,缌(sī)麻三个月。

逻辑很好理解,跟死者越亲近的人,就越应该表现得越悲伤,所以衣服也就越破,哀悼的时间也就越长。

女人如果没有出嫁就死掉了父亲,那么就要服斩衰三年,但是在出嫁后父亲才死掉,服丧的标准就是齐衰一年。相应的女人嫁人以后,就对婆家有了服丧的义务,而对于娘家而言服丧的义务和标准就会发生递减,至于服什么规格丧,这在古代是一个很要紧的事情,千万不能弄错。

今天我们的生活很难体会那种痛苦:要在成百上千的亲戚中分清楚自己的五服位置,实在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但是这件事情虽然难,也必须办,并且没有任何简化的方法。如果一个人服丧服错了位置,就是“僭越”,就是“礼崩乐坏”,就会被赶出家族。

五服制最能体现宗法社会的关系,每一个人都不是独立的,只是宗族关系中的一个节点,你并不是你,而是一个点,这个点的大小由亲疏关系而定。

好了,关于“什么是五服制度”的内容就到此结束吧,今天的内容您只需记住两点:第一、在曹魏时期曾经有人为中国的女权发声,虽然这种声音的基础是在“三从”上的,但是这总比后世的完全压制要好很多;第二、五服制度指的是一种服丧制度,服丧的规格根据亲疏而定。

谢谢赏阅,您的关注是对“王庶文讲坛”最大的鼓励。“王庶文讲坛”致力于中西方文化、历史、美文、诗词创作,谢谢您的支持。#国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