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盾的原名叫作什么?
茅盾的原名叫作什么?
茅盾的原名叫作沈德鸿,字雁冰,笔名茅盾、方璧、止敬、蒲牢、微明、郎损、玄珠、沈仲方、沈明甫等,1896年7月4日出生于浙江嘉兴桐乡县乌镇。他是中国现代著名的作家、文学活动家、评论家,也是当时的社会活动家。
打开百度APP看高清图片
笔名“茅盾”的由来
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沈德鸿在上海隐居,他开始用文字抒发内心的不得志,他创作了小说《幻灭》,但是,在给报社投稿时却接连被拒,很多报社不敢刊登他的文章,他内心纠葛矛盾,于是便在自己的文稿上写下了“矛盾”作为署名。
《小说月报》的编辑叶圣陶先生看到了这份手稿,认为小说写得非常好,不过他觉得“矛盾”这个笔名有些问题,因为这个词不像一个人的名字,而且也显得太过尖锐,所以,他就在“矛”字上面加了一个草字头,这样就成为了“茅盾”。而沈德鸿对叶圣陶先生的改动也非常满意,因此一直沿用这个笔名。
茅盾是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是我国革命文艺的奠基人,他从小就接受了新式教育,从北京大学预科毕业后,他就进入了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也从此开启了他改革中国文艺的道路。
他的代表作有小说《子夜》、《春蚕》《幻灭》和文学评论《夜读偶记》等。1981年3月14日,重病在床的茅盾,为了鼓励当代优秀长篇小说的创作,他将自己的25万元稿费全部捐了出来,设立了茅盾文学奖。
茅盾小时候就读于乌镇立志小学,他的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尤其是他的作文,更是从小就显示出了过人的天赋。他在12岁的会考作文中写道,“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己任。”小小年纪的他,心中已经有了怀揣天下的豪情壮志。
在“文化大革命”中,茅盾始终与党和革命人民站在一起。茅盾经常把当代的一些重要政治经济事件作为自己的创作题材,把它们融入进自己的作品之中。
他的作品更像是纪实的文学报告、现实主义的编年史,将这个时代的本质特征和中国民主革命的艰苦历程细致地描绘了出来,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艺术瑰宝。
1949年7月,茅盾被选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和中国文学工作者协会主席。他还曾当选为世界和平理事会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