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岗(71年总理调高岗妻子进图书馆,主席反对:调教育部,事后看很高明)
高岗(71年总理调高岗妻子进图书馆,主席反对:调教育部,事后看很高明)
前言
高岗曾在党内重要位置上长期担任领导职务,是陕甘红军和革命根据地的创建人之一,他的革命资历很深。
新中国成立后,高岗被任命为中共中央东北局第一书记,全权负责东北事务。后被调至中央工作后,他却搞起了阴谋,严重威胁到党和国家的团结发展。
1954年2月,在北京召开的七届四中全会上,不点名地对高岗的一系列恶劣行径进行了揭露和批判,同年8月17日,高岗选择以自杀这样的极端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一生。
1955年3月,在中共中央举行的全国代表会议上,高岗被开除党籍,撤销一切所担任的职务。
高岗去世后,留下了妻子李力群和孩子们相依为命,后来,李力群跟孩子们的生活状况如何呢?
毛主席做媒,李力群和高岗结为革命伉俪
1938年的延安,每天都有从祖国四面八方涌来的进步青年,他们为寻求救国救民之路而选择来到革命圣地延安。
在残酷的战争年代,位于黄土高坡上的延安交融着两股力量
。
一种是曾历经土地革命和二万五千里长征抵达延安的革命斗士,他们是中共的精英。一种是怀有满腔爱国热情、追求民主与自由的大批知识青年。
毛主席将他们称为是中国革命的先锋队,当他们与工农兵融合到一起时,便会迸发出战无不胜的伟大力量,他们代表的就是未来中国的方向。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根据当时颁布的陕甘宁边区婚姻法,
党内外掀起了婚姻自由的热潮。为了革命事业和个人幸福,不少领导干部纷纷选择与此前的包办婚姻脱离关系,并跟涌进延安的知识青年重新确立婚姻关系。
高岗便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跟妻子杨芝芳结束婚姻关系的。高岗当时已经是中共陕甘宁边区党委书记,经常奔波在各种会议中。杨芝芳是个裹小脚的女人,不懂高岗干的工作,两人之间也没有什么共同的话题。后来,高岗便向她提出了离婚。
杨芝芳在回忆起当年离婚的事情时,还记得十分清楚。一天,时任陕甘宁边区政府民政厅厅长的王子宜找到她,说道:
“高岗的工作很忙,经常需要抛头露面,你是小脚,跟他一起出面也不是很合适,最好是跟他分开。”
就这样,杨芝芳和高岗离了婚,但两人依然还是革命同志,她与高岗后来的妻子李力群相处地也很好。
1940年,与杨芝芳离婚两年后,高岗与李力群走到了一起。
李力群从小家境不错,父亲曾在国民政府中做过县长,二叔又是中共党员。1937年,随着全国抗日救国运动热潮的开展,李力群也立志要为抗日战争出一份力。
二叔得知李力群的思想变化后,对她说道:
“如果要抗日救国,最好就去延安。要是你愿意,我可以麻烦我的领导给你们写封介绍信。”
李力群高兴地同意了。1938年,李力群带着介绍信来到延安,经过一系列审查后,她被安排进了陕北公学学习。
在校学习期间,李力群一直想着上阵杀敌,但始终没能如愿。
一天,高岗去学校讲党建课,李力群因为个子矮一直坐在前面,引起了高岗的注意。1939年10月,李力群毕业后,被叫到了时任中组部部长陈云的办公室里。
陈云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后,问道:
“你毕业了想去哪里工作呢?”
李力群毫不犹豫地回答道:
“我想要去前线打鬼子。”
陈云略微停顿了一下,转移了话题,问道:
“你上课的时候,认识讲党课的那个人吗?”
“不认识,印象中他个子高高的。”
李力群想了想。
陈云接着说道:
“他是高岗同志,是陕甘宁边区的创始人之一,现在,你将要被分配到他那里去工作。”
李力群听后心里有些不情愿,但她知道身为一名共产党员要听从组织安排,这是党的纪律。于是,她说道:
“一切听从组织安排。”
就这样,李力群到了陕甘宁边区委员会办公室秘书处参加工作。
一天傍晚,高岗带着李力群去杨家岭看望毛主席,这是她第一次见毛主席,显得十分激动。
到了毛主席的住处后,毛主席一个劲儿地问她:
“你是哪里人?谁介绍你来延安的?你今年多大了?”
李力群一一作答后,毛主席突然指了指高岗,说道:
“高岗是我们陕甘宁边区的创始人之一,是陕北人民的领袖,我们都要向他们学习。正是因为有他,才让我们有了落脚点。”
感叹完后,毛主席话锋一转,问道:
“高岗说的话,你能听懂吗?”
李力群摇了摇头,老实地回答说:
“我听不懂。”
“你现在在他身边工作,这很好,你要向他学习。工作和生活在一起后,相处起来会幸福的。”
毛主席笑着说道。
李力群一听,心里顿时慌张了起来,
“工作和生活在一起”、“以后会幸福的”……这些话一直萦绕在她耳边,心里久久难以平静。
饭菜上来后,李力群努力降低自己的存在感,埋头吃饭,也不敢伸筷子夹菜,毛主席见状,时不时夹点菜放到她碗里。一边帮她夹菜,还一边对高岗交代道:
“这个女同志是个十分纯洁的青年学生,她来到延安参加革命,你一定要好好培养、爱护她。”
其实,在李力群心里,对高岗甚至是有些害怕的。离开毛主席的住处后,李力群努力不去想毛主席的话,一心一意投入到革命工作中。
但随着毛主席请两人吃饭的消息传开后,其他领导人也开始拿两人打趣。一天,王若飞等人请她吃饭,李力群知道他们又要拿自己跟高岗寻开心。果然不出所料,饭桌上,王若飞开心地说道:
“今天,我们是来为高岗办喜事的。听说毛主席已经在杨家岭请你们两个吃饭了,还宣布你们以后的生活是幸福的。我们也祝福你们。”
李力群一听,慌慌张张地跑了出去,高岗找到她,十分郑重地说道:
“你跟我结婚,我一定会爱护你,把你当小妹妹一样保护和培养。”
就这样,1940年,年仅19岁的李力群跟高岗结为革命伉俪。
渐渐地,李力群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她开始慢慢了解高岗的革命经历,关心他的生活,此后,两人携手走过了15个春秋。
晚年的李力群在谈起与高岗的婚姻时,还感慨称:
“我们没有什么感情,也没谈过恋爱,就这样结婚了。”
她后来甚至还调侃陈云等人说:
“是你们强行把我许配给高岗的,不过婚后,他对我确实很好。”
李力群投身教育工作,成为革命后代的“李妈妈”
1945年10月,重庆和谈破裂后,中共中央在沈阳成立东北局,由彭真出任书记。与此同时,毛主席对高岗和张闻天说:
“老高,你能否去东北创建革命根据地?你有在陕北创建根据地的经验,东北的环境更加艰苦和复杂,日本人统治东北多年,各种势力盘根错节,加之天气严寒,这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毛主席看了看高岗,停顿了一两秒后,紧接着又说道:
“你去了东北以后,我和党中央的安全放心,贺龙、林伯渠、徐向前都在。你是创建根据地的实践家,张闻天是党内的理论家。你们一起去东北,坐镇后方,我放心。”
高岗和张闻天都表示:
“坚决听从党中央的工作安排。”
于是,当天晚上,高岗便连夜召开西北局紧急会议,调来最亲密、最信任的战友主持西北局工作。
不久,在完成西北局工作交接后,高岗和张闻天便立即搭上了飞往东北的飞机。而两人的家属则是辗转多地,躲过敌人的封锁线,走陆路来到东北的。
李力群带着孩子来到高岗的住处后,并没有立即见到他。到了半夜,高岗才忙完工作过带着一身尘土回来。
一进门,李力群都没有认出高岗来,
他头戴皮帽、身穿羊皮大氅,胡子拉碴,跟东北的土匪差不多模样。
仔细看了看,李力群才认出高岗来。
而高岗一看见孩子,还没脱衣服便急忙要抱孩子,结果孩子们吓得直往妈妈怀里钻。李力群看不下去了,便提醒道:
“你好好洗个脸再抱孩子,看看你的样子,难怪他们不认得你。”
在东北期间,
李力群再次亲眼看着高岗如何一步一步开展党的工作,他跟当地的农民交朋友、聊天,向他们讲述党的政策。
在高岗等人的努力下,东北局在两年的时间里共消灭土匪8万余人,农民分田到户,东北的老百姓十分支持共产党,这也直接
使得我军的兵力比初到东北时增加了一倍多。
1946年,东北局改组,彭真调回中央,由林彪接任书记,高岗担任副书记。高岗跟林彪的配合十分默契,林彪曾当众说过:
“如果没有高岗的配合,我是打不了胜仗的。”
李力群随高岗在东北工作期间,她也没有闲着。
1948年11月,辽沈战役取得伟大胜利,
东北野战军挥师南下继续作战,大量的革命后代被留了下来。因此,创建一所能够培养、教育学生的学校成为了重中之重。
时任东北常委兼组织部部长的张闻天找到了李力群,对她说道:
“你接受过师范教育,又有组织能力,由你全权负责学校的建设是最合适的。”
李力群婉拒道:
“我没有什么经验,恐怕难以胜任。”
张闻天却坚信她能做到,并说道:
“一切都是为了革命后代呀。”
李力群最终被张闻天的劝说打动,接过了组建学校的重任,并从此开始了自己的教育生涯。
李立群选中中山公园东北面的东北军区卫生部大院做校址,并由著名教育家徐特立取名为“东北第一育才学校”,随后,在徐特立的推荐下,还从全国各地选调了一批老师。
1949年5月1日,在李力群等人的努力,
东北育才学校正式开学,许多干部子女被送到这里读书。
由于当时的生活条件艰苦,孩子们正值成长期,为了给他们补充营养,
李力群联系了内蒙古运送来一批奶牛,此后,孩子们得以喝到牛奶。
东北的冬天十分寒冷,而当时物资匮乏,很少有孩子能够穿上厚衣服。为了解决这一困难,李力群想到了一个办法。
她将从前线缴获的毛毯都拆开,然后拿起针线,为孩子们缝制冬衣。
在这些学生们的口中,
李力群被他们亲切称为“李妈妈”。
正是因为李力群的存在,才让前线的战士们能无后顾之忧,同时,她也为国家培养出了大量的人才。
毛主席对李力群的贡献也做过极高的评价,他说:
“李力群是很有名的,她创办的东北育才学校。养活了很多干部和军人的子女,大家都管她叫‘李妈妈’呢。”
“五马进京”高岗出事后,李力群得到党的关照
新中国成立后,高岗被任命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兼任东北党政军一把手。在他的领导下,东北制造业蓬勃发展,3年里增长了6倍。
1952年至1953年,随着经济建设即将成为国家的中心任务,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展需要加强对大的行政区的联系和控制,中共中央决定将中央局书记和一些干部调至北京。随后,“五马进京”的盛事发生。
“五马进京”:即五大行政区首脑调入中央任职,包括西南局书记邓小平、西北局书记习仲勋、东北局书记高岗、中南局书记邓子恢、华东局书记饶漱石,董必武称赞他们为“千里驹”。尤以高岗位高权重,统管全国经济,一度与刘少奇、周恩来并驾齐驱,故时人称为“五马进京,一马当先”。
随着高岗被调至北京工作,李力群和孩子们也一起回到北京。1952年11月,高岗出任中央人民政府计划委员会主席。
刚到北京时,毛主席将高岗一家安排进了中南海。高岗觉得不方便,对毛主席说道:
“主席,我经常要跟计委的同志们研究工作,住在中南海不方便。”
毛主席想了想,说道:
“那可以给你找一个大点的院子。”
就这样,高岗一家住进了原法国驻华大使馆的院子。高岗刚搬进来时,发现这处院子太大,觉得不合适,便跟周总理提到:
“以我的身份,住在这里不合适。”
周总理笑了笑,说道:
“已经找不到更合适的房子,况且,这也是毛主席的指示。”
听到周总理的话后,高岗这才作罢,放心地住了下来。
原本担任国家重要职位的高岗前途本是一片光明,
但遗憾的是,高岗在进入中央后没多久,便陷入了恶性官场斗争中,对党的团结构成了严重威胁。
高岗的问题暴露后,中央最初的建议是:
内部处理,对他进行正面批评,检讨通过后,适当降职继续使用。
对此,杨尚昆曾在日记中写下了毛主席关于高岗问题的处理意见,他写道:
“主席当时曾说过:给他一条路让他走,有好路可走,就不走绝路了。”
当时,中央已经作了安排,请一位负责人找高岗谈话。但还没找他谈话,高岗便作出了自杀的行为,这次自杀没能成功。
但他的行为已经构成了“实际上的叛变”,这也使得他的错误进一步升级,被停掉了所有的职务。
1954年8月17日,高岗在接受了揭批后,还是选择了自杀这样的极端方式。
1955年3月召开的大会上,高岗在自杀身亡后还是被开除了党籍,受到了应有的处罚。
高岗的问题在党内外引起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但在他逝世后,毛主席怀着无比沉重的心情,交代周总理说:
“买最好的棺木,厚葬高岗,要土葬不要火葬。”
除了厚葬高岗外,毛主席和周总理对高岗的妻子李力群和几个孩子也十分关照。毛主席特别交代说:
“高岗的几个孩子,由国家抚养长大,找个像样的四合院,让李力群带着孩子们住进去。”
尽管中央不曾因高岗的事怪罪过自己,但李力群心里仍然十分愧疚。
1971年,她主动向周总理要求去人少的图书馆工作。
周总理向毛主席介绍了这一情况后,毛主席却坚决拒绝了这个提议,毛主席说道:
“不行,李力群在西北和东北都是个很有影响力的人,一定要把她调回教育部门工作。另外,她的孩子们,无论考取哪一所大学,都不能因为他们的身份影响入学。”
就这样,根据毛主席的指示,李力群被安排到了当时的国务院科教组工作。此后,
每逢国家重大节日,李力群都会受邀出席国宴,还曾登上天安门城楼观礼。
毛主席和周总理的关照让李力群十分感动,她动情地说:
“如果没有主席和总理,真不知道我们这一家将会是一个怎样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