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晓推科普「第50期」旁观者效应
珍晓推科普「第50期」旁观者效应
旁观者效应
bystander effect
定义:紧急情景下,在场的旁观者越多,旁观者实施助人行为的可能性越低的现象。
学科:心理学_社会心理学
相关名词:换位思考 打折扣原理
来源: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延伸阅读】
1964年3月,在纽约的克尤公园发生了一起震惊全美的谋杀案。一位年轻的酒吧女经理,在凌晨3点回家的途中,被一不相识的男性杀人狂杀死。这名男子作案时间长达半小时,当时,住在公园附近公寓里的住户中,有38人看到女子被刺的情形或听到她反复的呼救声,但无人伸出援手,也没有人及时打电话报警。事发之后,美国各媒体同声谴责纽约的人性异化与冷漠。
然而,美国纽约两名心理学家约翰·巴利和比博·拉塔内认为,对于旁观者们的无动于衷,还有更好的社会心理学解释——“旁观者介入紧急事态的社会抑制”,即“旁观者效应”。他们认为:人对于紧急事态的反应,在只有自己时与有其他人在场时,差异很大。当有其他人在场时,个体会抑制利他(协助他人)的行为。他们认为之所以会有旁观者效应出现,主要是因为当旁观者出现时,会导致利他责任分散,即帮助的责任被扩散到每个旁观者身上,每一个人都因此减少了帮助的责任,从而造成了等待别人去实施帮助或互相推诿的情况。
巴利和拉塔内的解释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在接下来的10多年里,心理学家先后进行了56次类似的实验,不知情的受试者有6000多人。实验的种类很多,典型的例子有:一位年轻的男士在列车车厢里突然摔倒,在地上拼命挣扎着;旅馆隔壁房间里一阵巨响,然后是一个女士的呻吟;广场上的流浪者突然遭到一群年轻人的殴打;一个小偷公然在公交车上行窃;实验者本人晕倒等。这些受试者要么孤身一人在场,要么与数人或更多人在场。实验的结果为:旁观者数量越大,旁观者效应越明显。总之,当紧急情形出现时,如果只有一人在场,约有半数的人会伸手相救;如果知道还有另外一个人在场,援助者只有33%;如果知道还有更多的人在场,援助者只有22%。
破解旁观者效应,可以通过建立强制性的责任分配机制,强制某些人承担报警救助的责任。例如,我国就有法律明确规定,军人、警察和公务员必须承担报警救助的责任,否则将被追究相关责任。还可以通过提高对救助者的社会认同、降低救助者的风险来鼓励人们停止旁观,实施救助。例如给予救助者以精神与物质双重奖励;在救助者有可能招致打击报复时,由警方及时提供人身安全保护;在救助者不幸遭遇被救者忘恩负义反咬时,由政府或社会公益组织提供免费的法律支持,并在法律上明确规定被救者必须承担起举证责任,且面临诬告反坐的法律后果,以实际行动大力提倡良好的社会行为规范,彰显社会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