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枝英:“六大行动” 走好特色乡村全面振兴之路
江枝英:“六大行动” 走好特色乡村全面振兴之路
11月23日,江西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系列新闻发布会(推进高质量跨越式发展专题),省工信厅党组书记、厅长杨贵平,省住建厅党组书记李绪先,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江枝英,省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邱啟旻,省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陈长生发布和介绍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
江枝英
江西省委农办主任
江西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
党的二十大报告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出发,对“三农”工作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提出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这为新时代新征程“三农”工作赋予了新使命、描绘了新蓝图、确立了新坐标。昨天召开的省委十五届三次全会对全省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作出全面部署。我们将认真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省委十五届三次全会精神,以“作示范、勇争先”的坚定决心和昂扬斗志,按照“围绕一个目标、坚守两条底线、实施六大行动”的工作思路,努力走出一条具有江西特色的乡村全面振兴之路。
围绕一个目标:紧紧围绕“打造新时代乡村振兴的样板之地”目标定位,大力实施乡村振兴示范创建“十百千”工程,加快农业强省建设,增强农业供给能力、科技动力、产业实力、经营活力,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
坚守两条底线:一是坚决守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底线。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压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全方位补齐种业、农机装备、农田设施等方面短板,千方百计确保粮食面积稳定在5659万亩以上、产量稳定在430亿斤以上,持续巩固粮食主产区地位,为端牢中国人的饭碗贡献更多的“江西粮”。二是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加大对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重点帮扶村的倾斜支持,加强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的动态监测和帮扶,持续强化产业帮扶,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
实施六大行动:
一是稳产保供能力提升行动。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确保完成全年290万亩的建设任务,加强建后管护和耕地质量保护,高标准农田建设曾先后3次获国务院督查激励。全力抓好油菜生产,坚决完成100万亩油菜扩种任务,确保总面积达886.9万亩。强化生猪产能调控,加快牛羊产业发展,推进果蔬、畜禽、水产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壮大茶叶、中药材等特色产业,不断提升农业供给质量。
二是科技创新动力提升行动。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扶持“赣种”优势企业发展,打造一批制种大县和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做大做强24个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和装备创制应用。大力发展数字农业、高效设施农业,加快水稻机械化育秧中心、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建设,推进农机化全程全面高质量发展。
三是乡村产业实力提升行动。深入实施农业七大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重点引进一批大项目,培育一批大型企业,建设一批特色产业集聚区,唱响一批“赣鄱正品”品牌,全力打造稻米、油料、果蔬、畜牧、水产等5个千亿级主导产业链,茶叶、中药材等2个百亿级特色产业链,培育50个链主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力争农业综合总产值达到1万亿元,打造乡村产业“升级版”。
四是绿色发展潜力提升行动。持续推进部省共建绿色有机农产品基地试点省建设,加强农业面源污染防控,持续推进农药化肥减量增效行动、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巩固禁捕退捕成果,加快将我省绿色生态优势转化为农业农村发展优势。
五是和美乡村魅力提升行动。深入推进乡村建设行动,接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已连续四年获国务院督查激励。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改厕、生活垃圾处理和生活污水治理,推进村庄绿化美化亮化。加强和改进乡村治理,加快数字乡村建设,持续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农民丰收节”“农业大讲堂下基层宣讲”等活动,全力塑造和睦相处、各美其美的乡村风貌。
六是农村改革活力提升行动。稳步推进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引导土地经营权规范有序流转,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持续做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后半篇”文章,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深入实施农村宅基地改革试点和规范管理三年行动,分“4+9”“4+7”“4+2”三类,稳慎推进“宅改”试点,为全国“宅改”探索提供江西实践经验。
在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江西作为全国十三个粮食主产省之一,请问,下一步江西将如何夯实根基、端牢饭碗,让饭碗里多装“江西粮”?江西省委农办主任,省农业农村厅党组书记、厅长江枝英进行了解答。
江西作为十三个粮食主产省之一,让中国人的饭碗里多装“江西粮”,我们有责任、更有信心。具体采取以下三方面的措施:一是义利结合稳粮。坚持辅之以义、辅之以利,强化粮食生产考核,推动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将国家下达的年度粮食面积、产量目标层层分解落实下去,做到宜种尽种,应种尽种,坚决稳住粮食面积这个基础。加大种粮补贴、保险、信贷等政策支持力度,让农民种粮不吃亏、有钱挣、多得利。二是依靠科技增粮。坚持良田、良技、良种、良机相结合,着力提高粮食单产水平。持续抓好高标准农田建设,积极探索在旱地、丘陵山区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深入实施“赣种强芯”种业提升工程,加强品种技术攻关,加快建设种业强省。集成推广一批早稻早栽、再生稻、“籼改粳”、稻油轮作等新技术新模式。推广机插、机防、机烘等农机化集成技术,破解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短板,特别是近年来通过建设水稻机械化育秧中心和全程机械化综合农事服务中心,对粮食稳产增产起到了很好的保障作用。三是驻点服务保粮。继续派出工作组下沉到县开展“一对一”驻点服务指导,推动任务落实、技术落实和防灾减灾措施落实。加快构建“农业科研基地+示范展示基地+农技推广站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链条式服务新模式,打通新品种、新技术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
来源:江西三套
编辑:栗涛
责编:李文瑶
审核:周文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