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的最后一次转账》:大唐将士坚守42年的心酸
《大唐的最后一次转账》:大唐将士坚守42年的心酸
孤军守土四十载,少年白发无人还;英魂归去已千年,塞外野冢谁人知?
不知道还有多少人记得,在河西走廊陷落、与中原本土隔绝成为孤军的前提下,面对吐蕃持续不断的进攻,泣血坚守整整42年,黑发少年熬成白发老兵,最后全军覆没,无一人投降。
公元790年,唐朝德宗皇帝时期的西域。
此时安西、北庭两大都护府已经与内地隔绝25年之久,两大都护府仅剩下了龟兹和西州两座孤城。
龟兹城武威军玄戈营第九骑兵队的郭元正率部携带军费赴西州城给这里的唐军运送军费,但途中遇敌,除郭元正外,其余将士全部牺牲。
如果不看《大唐漠北的最后一次转账》这个让人泪目的广告片,我从不曾想背后有这么让人痛心悲悯的故事。
安史之乱我们听过太多次,大概也就浅显的认为,这是唐朝的一次惨痛悲剧,是历史上的一抹伤痛,却不曾深究这漫长岁月里的故事,在血流成河的战场上依然等待长安月亮的那群战士,究竟经历了什么。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大历七年(772年),唐代宗《谕安西、北庭诸将制》中称其“不动中国,不劳济师,横制数千里,有辅车首尾之应。以威以怀,张我右掖,凌振于绝域,烈切于昔贤。
央视节目《龟兹·龟兹》中曾介绍,面对吐蕃经年累月的围困,郭昕和他的守军们一直没有放弃,他们与龟兹当地民众团结一致,一边厉兵备战,一边耕作自养,他们不仅在粮食上实现了自给,还在战马、兵器、钱币等物资上一样能够设法自行解决。
《资治通鉴》:“及三葛禄、白服突厥皆附于回鹘,回鹘数侵掠之。吐蕃因葛禄、白服之众以攻北庭……贞元六年(庚午,公元七九零年)……回鹘颉干迦斯与吐蕃战不利,吐蕃急攻北庭。北庭人苦于回鹘索求,与沙陀酋长朱邪尽忠皆降于吐蕃。……安西由是遂绝,莫知存亡,而西州犹为唐固守。”
吐蕃大军,攻围龟兹,天可汗领兵救援,一时扑灭,尸骸臭秽,非人所堪,遂筑京观,则没余烬。
808年,安西四镇最后一处根据地,龟兹。城外,是满天黄沙,和望不到尽头的胡骑。
此时,距安史之乱已过去53年,从前威震西域的安西铁军早已白发苍苍。
最后一任大都护郭昕,率领一群须发皆白的将士,战至最后一兵一卒,全军壮烈殉国。
也许,安西那些赤胆孤忠的将士坚守西域42年的信念,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再看一眼长安。
谁也无法知道,在吐蕃大军压境的那一刻,已经垂垂老矣的郭昕,在战场厮杀一生的将士们如何在气绝的瞬间是怎样的不甘。
“头儿,你说长安远,还是太阳远?”
“废话,当然太阳远。只听过有人从长安来,没听过有人从太阳来”
“那为什么,举目见日,不见长安?”
总结
就像银联那则广告最后说的,是什么,让铮铮少年变成白发苍苍的老兵?为什么,几袋铜钱需要用生命去守护?一切答案,都在军歌里,飘于大漠与星空。
白头之兵困守孤城,宁死也要守住这安西的最后一片唐土。这恐怕既是世界战争史上的奇迹,同时也是史上最悲壮的守城战之一了。
为大唐帝国守卫最遥远的尊严,也是这份尊严,让他们为之付出了一生的宿命,
中国人,从未改变对使命的信仰。
参考文献:
1.《资治通鉴》
2.《大唐的最后一次转账》